免费咨询热线
为助力企业“卖全球”,国家税务总局推出重磅政策——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货物“离境即退税”,2025年1月27日起正式实施!无论货物是否卖出,企业都能提前拿回税款,资金周转提速50%以上。以下用“三步法”帮你快速掌握政策核心:
1. 退税时间大提前
• 传统模式:货物卖出后才能退税,资金压款数月;
• 新政模式:货物只要报关离境(海关代码9810),即可申报退税,无需等待销售完成。
2. 两类申报灵活选
• 已销售货物:按原流程直接申报退税;
• 未销售货物:先办“预退税”(填报标识HWC-YT),待货物实际卖出后再核算税款,多退少补。
举例:某企业出口100万元货物至美国仓,离境时先预退9万元;3个月后货物卖出80万元,按实际销售额补退税款差额即可。
1. 关键材料
• 必须提交:出口货物报关单;
• 备案替代:若无销售合同,可用海外仓租赁协议、订仓单等替代。
2. 重要期限
• 预退税核算期:退税到账次月1日起,至次年4月30日前必须完成销售核算;
• 资料留存期:货物卖出后15天内,需保存销售凭证、明细账等备查(可电子化存档)。
3. 风险提示
• 逾期未核算:税务局将追回预退税,且重新申报流程更复杂;
• 造假后果:伪造销售凭证将按骗税处理,最高面临5倍罚款+刑事责任。
1. 红利清单
• 历史订单也能享优惠:2025年1月27日前出口未退税的货物,可按新规补办;
• 资金压力大减:预退税款可用于支付物流、海外仓租金等成本;
• 备案更灵活:接受电子化单证,免去纸质文件奔波;
• 错峰申报:外贸企业经税务局同意,可在非增值税申报期办理核算。
2. 避坑指南
• 预退税≠最终退税额:务必按实际销售额核算,避免多退被追缴;
• 变更需先清账:企业若想切换退税方式或注销,必须先完成所有预退税核算。
“离境即退税”让企业货在途、钱到账,用国家退税款撬动海外市场扩张,特别适合中小跨境电商破解“资金链长、融资难”痛点。
-政策全文及申报模板下载:国家税务总局官网→“跨境服务专区”或拨打12366一键获取人工指导。*
海外仓模式如何结合香港公司
在实际操作中,很多企业也常用会用到海外仓与香港公司结合,根据现行政策及跨境实务,香港公司在海外仓报关中的使用需遵循以下规则:
一、法律层面:香港公司不能直接进行内地买单报关
1. 报关权限制
• 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》,只有在中国境内注册且具备进出口权的企业才能作为境内报关主体。香港公司属于境外实体,无法直接在内地口岸以自身名义报关(包括9810海外仓模式)。
2. 买单报关定义
• 买单报关本质是借用境内公司单证资质完成出口手续。香港公司若无境内关联公司配合,无法独立操作。
二、变通路径:香港公司参与海外仓报关的3种合规模式
1. “双公司架构”模式(推荐)
• 操作流程:
① 香港公司向内地有进出口权的关联公司采购货物(签订贸易合同);
② 内地公司以9810代码报关至海外仓,同步完成“离境即退税”;
③ 香港公司接收货物所有权后,自主管理海外仓分销。
• 优势:
香港公司掌握货权,利润留存香港(利得税0-8.25%);
内地公司合规完成退税,资金通过服务费/分红回流香港。
2. “外贸综合服务”模式
• 委托内地外贸综合服务平台(如深圳一达通)代理报关,香港公司作为境外买方:
平台收取1-2%服务费,代办9810报关及退税;
香港公司需提供采购发票、支付凭证以通过海关交易真实性核查。
3. “保税区中转”模式
• 将货物先发至前海保税区/横琴自贸区,由区内中资公司完成9810报关,再经香港公司转口至海外仓:
适用高货值商品(如奢侈品、电子产品),利用保税区“入区即退税”政策;
香港公司可进行品牌贴标、分拣等增值服务,规避原产地限制。
三、风险预警:2025年海关稽查重点
1. “三流不一致”风险
• 若香港公司仅作为“名义买方”,但货物、资金、单据未实际经香港中转,可能被海关认定为虚假贸易(处罚:退税款2-5倍罚款+刑事责任)。
2. 转移定价调整
• 香港公司与内地公司的交易价格需符合独立交易原则:
建议利润率保持在15%-25%(参考OECD 2025年跨境服务利润率安全港规则);
需提前准备《转让定价文档》(Master File+Local File)。
3. 外汇管制规避
• 香港公司收取境外货款后,若需汇回内地,需以服务贸易项下申报(如技术使用费、咨询费),避免被外汇局认定为“非法买卖外汇”。
四、替代方案:香港公司的高阶合规价值
1. 资金池中枢
• 通过香港公司收取全球海外仓销售款,利用香港NRA账户实现多币种归集,再以资本金形式投资内地或第三国。
2. 税务筹划工具
• 在香港公司架构下设置离岸豁免:若海外仓运营决策、合同签订均在香港完成,可申请免征利得税(需提供会议记录、员工社保等证明)。
3. RCEP规则利用
• 以香港公司采购RCEP成员国原材料(如越南纺织面料),在港完成35%以上加工增值后出口至海外仓,享受成员国关税减让。
操作建议
• 优先选择“双公司架构”:内地公司负责报关退税,香港公司掌控分销与资金流,2025年深圳前海已开通港资企业绿色报关通道;
• 备齐“四证一单”:香港公司商业登记证、董事护照、内地关联公司股权证明、采购合同、形式发票,以应对海关穿透核查;
• 同步申请香港BUD专项基金:2025年补贴额度提升至300万港元,可用于覆盖海外仓系统搭建费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