免费咨询热线
当《哪吒2》海外票房突破8亿美元,比电影更精彩的是一场持续3年的知识产权保卫战——218件商标注册、47项专利申请、拦截800万侵权产品。这些数字背后,藏着每个企业都该听懂的生存法则。
2019年,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横空出世,最终斩获了50.36亿的票房佳绩,成为我国动画电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。然而,由于前期商标布局的疏忽,电影发行方并没有及时进行商标注册申请。导致市场上出现了大量未经授权使用电影元素的侵权行为,各类周边、文具等都使用上了电影元素。比如海南君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使用电影中的角色形象、电影片段、台词等元素用于网络游戏宣传等,这些侵权行为严重损害了出品方的利益。
在影片上映十几天后,电影发行方北京光线影业有限公司一口气向商标局提交了多达1800+个与《哪吒》相关的商标注册申请,包括“吒儿”“混天绫”“敖丙”“太乙真人”“申公豹”等众多元素。有了《哪吒1》的前车之鉴,《哪吒2》影片上映之前,发行方在商标版权这块可谓是做足了准备,早在2022年6月份就开始陆续申请65件“哪吒之魔童闹海”“魔童闹海”商标。
从2019年至今,北京光线影业有限公司共申请哪吒系列文字、图形商标共计2192件,其中成功注册哪吒系列商标2094件。
此外,制片方还特别关注了影片中一些细节元素的著作权保护,如石矶娘娘的魔镜等道具,也进行了专门的著作权登记。这些《哪吒2》电影角色的著作权,目前分别掌握在成都可可豆动画和成都自在境界文化两家公司手中,他们分别登记了47件和114件。而且他们都是饺子导演的关联公司。
2019年某网红奶茶:因未及时注册海外商标,韩国山寨店数量反超正版3倍。
惨痛代价:耗费2700万维权资金,仍丢失东南亚市场
深圳某无人机企业:核心专利未做PCT申请,关键技术被海外厂商模仿,
直接损失:每年流失3.2亿美元订单
据中国贸促会统计,2024年我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案均值标的额已达4700万元,较2019年增长217%。当哪吒脚踏风火轮穿越国界,中国企业更需构筑知识产权的万里长城。
1、注册先行:产品未动
商标先行全球商标抢注每年造成中国企业损失超20亿元。以瑞幸咖啡为例,2020年因未提前在泰国注册商标,反被当地企业索赔20亿泰铢。企业出海前需完成两项核心动作:
优先注册核心市场:通过马德里海外商标注册体系(覆盖128国)或单一国家申请,在目标市场取得商标专用权(如美国需提交使用声明,欧盟需审核显著性)。
防御性注册策略:参考华为在海外注册"鸿蒙"相关防御商标的做法,对核心商标的近似词、衍生词进行保护性注册。
2、分层保护:构建三级防御体系
核心类别:商品/服务对应的尼斯分类(如电子产品选第9类);
衍生类别:未来可能涉及的领域(如小米注册"米家"跨45个类别);
地域延伸:重点布局RCEP成员国(东盟国家审查周期平均14个月)、欧盟(统一商标6个月初审)及北美市场。
3、动态监测:建立维权快速反应机制
可以利用全球商标数据库实时监测抢注行为;
分级应对策略:发现抢注立即提异议(欧盟异议期3个月,美国30天)
遭遇侵权启动海关备案(我国海关2024年拦截侵权货物超2亿件)
重大案件采用"行政+司法"组合拳(参考老干妈跨国维权案)
4、操作指南
马德里体系通过单一申请可覆盖128个成员国(截至2025年),具有“一表多国、统一管理、成本集约”的特点,但需基于本国已注册/申请的基础商标,且存在“中心打击”风险(即基础商标失效则国际注册同步失效);
单一国家注册需逐一向目标国提交申请,独立性强、灵活度高,可规避马德里体系限制,但费用及时间成本较高。企业可根据目标市场数量、预算及风险偏好选择适配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