免费咨询热线
Temu的第三方模式正式登场啦!据多家媒体消息,海外电商平台Temu早在3月就于美国站点开启了第三方模式,并且会在本月底逐步拓展至其他国家。这一全新的平台模式会给中国卖家带来怎样的影响呢?这一问题瞬间引发了跨境电商圈的广泛关注。
曾经凭借“全托管白牌”模式横扫北美的Temu,在采用第三方模式运营后,选品、定价以及发货的主动权一下子就回到了卖家手中。Temu第三方平台模式的运营策略,和其母公司拼多多在中国的扩张模式极为相似。这一变革无疑为跨境电商增添了更多玩法。当下的跨境电商环境充满挑战,Temu选择第三方模式,众多卖家也从不同视角对这一举措进行解读,有些卖家从中看到了希望,而有些卖家则抱怨生意会变得更难做。
Temu推出第三方模式,并非完全摒弃原有的模式,而是形成全托管、半托管、第三方平台三大运营模式并行的多元化业务格局。回顾国内电商圈,淘宝、拼多多大多采用第三方运营模式。Temu的另外两个竞争对手Shein和阿里的速卖通,同样采取全托管、半托管和第三方并行的运营策略。外界分析认为,逐步放手物流、仓储的Temu,有机会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产品推广上,作为平台只需从交易中抽取佣金即可。
Temu做出这一调整的直接原因,显然是近期美国关税政策的调整。今年2月,特朗普突然宣布取消美国跨境的“小包裹免税”政策,这使得多个美国机场出现包裹积压、商品等待清关的情况。尽管后续特朗普的政策有所反复,但面对一直存在的关税压力,Temu需要通过新模式来应对税务政策调整带来的影响,降低运营风险,同时满足商家在不同政策环境下的经营需求。
对于Temu新上线的第三方模式,部分资深跨境卖家表示,相比全托管和半托管模式,第三方模式更具吸引力。特别是对于一些已经拥有海外仓的卖家来说,拥有了自主定价权,发展空间无疑更大了。有数据显示,Temu上TOP100第三方卖家中73%拥有自营海外仓,这一群体占据了平台65%的流量。
未来,Temu卖家群体两极分化的情况可能难以避免。有卖家认为,新规则对于小卖家或者夫妻老婆店来说会更难做。Temu第三方模式上线后,必然会有一批普通卖家因没有能力大批量入仓而不得不转移平台。研究显示,一旦上线第三方平台,中小卖家退出率将达到15%,发货时效、账期、类目等问题都会成为压垮小卖家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在价格方面,大卖家的优势会更加明显。Temu的核心优势是低价策略,新加入的小卖家很可能要面对激烈的价格战。大卖家凭借供应链优势,更有机会垄断流量,控制销量和价格,而中小卖家如果没有精准的产品定位,利润空间将受到挤压。此外,第三方模式提高了运营门槛,其核心是下放了物流、售后等环节,这对卖家的运营要求也提高了。原先全托管模式下不用操心的环节,现在对部分小卖家来说都成了难题。如果没有海外仓就无法承担积压风险,而且Temu还会设置15-30天的账期,这对部分卖家的现金流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海外仓可大幅缩短配送时间(如美国市场最快3天达4),同时通过批量头程运输降低单件物流成本7。例如,Temu第三方模式下TOP100卖家73%拥有自营海外仓,占据65%流量,印证了物流效率对竞争力的直接影响。
对大型卖家而言,海运头程+本地仓配的模式比单件直邮节省30%以上成本。
可突破产品重量/体积限制,适合家具、户外装备等高货值商品。库存与供应链管理升级
海外仓支持集中备货,避免旺季物流拥堵(如美国机场包裹积压问题),同时通过本地化库存响应市场需求变化。
数据显示,使用海外仓的商品销量比直邮高3-5倍,退货处理效率提升50%以上。流量与定价主导权。
Temu等平台的算法倾向于优先展示本地仓发货商品,而大型卖家凭借海外仓可自主定价(如避开平台低价内卷),并通过组合销售、增值服务提升客单价。
税务与资金管理优势:香港公司利得税税率低(仅8.25%-16.5%),且无增值税/关税,适合作为跨境资金池。外汇收付自由,可灵活调配全球资金,应对Temu等平台15-30天账期带来的现金流压力。
物流枢纽与合规支持:香港作为国际中转港,货物进出自由且清关高效,可快速补货至欧美海外仓,降低高查验风险。香港公司可申请ODI备案,合法合规完成利润回流,规避税务争议(如美国关税政策调整)。
品牌与市场拓展助力:注册香港公司作为国际信用背书,可吸引亚马逊/eBay大卖家合作,同时便于布局东南亚等新兴市场。